索引号 | 014416330/2023-232366 | 分类 | 工业、交通 通知 |
发布机构 | 市政府办 | 发文日期 | 2023-12-31 |
文号 | 泰政发〔2023〕113号 | 时效 | 有效 |
-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
- 发布日期:2023-12-31 16:15
- 浏览次数:
各市(区)人民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泰州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
泰州市人民政府
2023年12月3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泰州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政府买竞彩篮球彩票app: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的意见》(苏政发〔2023〕24号),进一步发挥泰州水运优势,加快建成接沪连宁、跨江融合的长三角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聚力打造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更好地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买竞彩篮球彩票app式现代化泰州新实践,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江海河联动的特色优势,建设覆盖更广、标准更高、联动更畅、效益更好的内河航道网络和港口枢纽集群,进一步推动运输结构优化调整,提升水运发展现代化水平,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泰州”。
到2025年,基本形成“联网畅通、通江达海、优质高效、保障有力”的“两纵一横”高等级航道网,干线航道养护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通航条件明显改善。全面提高港口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快推进港口资源整合和转型升级,沿江港口综合通过能力达2亿吨,年货物吞吐量实现4亿吨;形成江海河联运特色鲜明的水运服务体系,沿江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达40万标箱,内河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达5.6万标箱。水运智慧绿色安全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水运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现代化综合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到2035年,全面建成“两纵两横”高等级航道网,三级及以上干线航道达216公里,支线航道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港口枢纽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全面建成“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的现代化水运体系,实现泰州由“水运大市”向“水运强市”转变。
二、重点任务
统筹推进港口与航道、沿江与内河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水运基础设施能级,有序实施一批港航建设重点项目(具体见附件1),精心谋划一批港航建设储备项目(具体见附件2),加快构建现代化水运服务体系,奋力打造水运江苏泰州样板。
(一)建设通江达海的内河航道网
1.积极推进二级航道规划提升。规划提升泰东线、通扬线(高东线—建口线)、连申线泰州段为二级航道,提高水运通江达海通道规划能级,做好临跨河建筑物二级航道标准预留控制。按照二级航道标准开展连申线泰州段航道整治工程,力争2030年完成。适时开展泰东线、通扬线(高东线—建口线)等“三改二”前期工作,力争2035年完成泰东线二级航道整治工程,2050年完成通扬线(高东线—建口线)二级航道整治工程。〔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兴化市政府、海陵区政府、姜堰区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高港区政府)〕
2.加快建设高等级航道网。落实“连断点、畅干线、成网络、通长江、达海港”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未达标干线航道整治,完善内畅外联的高等级航道网。加快推进兴东线航道整治工程前期工作,尽早完成通扬线尾留工程,创建“品质工程”。积极推动八圩专用航道建设,与福北水道上下衔接,提升沿江各港区通航条件和竞争优势,形成江河联动、通江达海的高等级航道网。〔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泰州海事局,各市(区)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
3.优化支线航道功能布局。加快构建干支联动的发展格局,完成支线航道定级研究。综合考虑城镇、产业、港口等发展需求,重点提升五级及以上支线航道规划等级,推动支线航道布局形态完善和规模结构优化。围绕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物流园区,积极推进重点通港达园短支航道建设,探索部分航段单向通航等创新手段保障通航安全,节约建设资金和土地投入,提高干支航道互动效益,充分发挥各层次、各等级航道的组合效能,提升水运“门到门”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各市(区)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
(二)打造协同一体的区域性港口群
1.推动沿江港口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泰州港总体规划(修订)》报批实施。完善以沿江港口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多规合一”规划体系,绘制“一张规划蓝图”。充分发挥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效益,全面推动港口码头提档升级,通过实施改扩建提高码头靠泊等级,大力提升5万吨级及以上深水泊位占比,推动靖江、泰兴、高港部分码头具备常态化接卸10万吨级及以上开普船能力。全面梳理已建码头靠泊能力,通过靠泊能力论证和减载靠泊等方式挖掘码头潜力。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作用,实施码头专业化改造,重点推动从事煤炭、矿石、粮食等干散货运输的件杂货泊位、通用泊位和多用途泊位升级改造为专业化散货泊位。积极推进集装箱码头建设和改造,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环境风险。到2025年,沿江港口新增万吨级及以上泊位7个,综合通过能力达2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达60万标箱。〔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泰州海事局,靖江市政府、泰兴市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高港区政府)〕
2.加快内河港口提标升级。加快推进《泰州内河港总体规划》修订工作。全力推进规模化、集约化内河港口建设,整合提升现有内河码头。到2025年,淘汰一批布局分散、工艺落后、安全环保设施不达标的物流型小散码头,打造一批等级标准化、布置集中化、作业机械化的规模化作业区。〔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各市(区)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
3.推动沿江港口岸线资源集约高效利用。以“米均论英雄”为抓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港口岸线使用效益评估,完善岸线资源使用准入和退出机制。梳理资源效益低下、利用粗放、港口规划外的沿江港口岸线,结合靖江、泰兴、高港港区各自特点,制定整合提升工作方案,并推动实施。严控沿江增量岸线使用,新增岸线优先用于深水化、大型化、专业化公用码头建设。到2025年,全市沿江港口每延米岸线通过能力较2020年提升10%。〔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统计局、市税务局,泰州海事局,市交产集团,靖江市政府、泰兴市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高港区政府)〕
(三)打造经济开放的水运物流网
1.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有序推动沿江码头对外开放,进一步增加对外开放码头数量,提高沿江口岸承载能力。加快长江引航中心泰州引航站建设,支持长江引航中心靖江引航站发展,优化引航服务流程,加强引航技术和服务能力建设。深入推进通关一体化、便利化,加大“电子口岸”建设投入,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提高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依托保税物流中心(B型),为产业发展提供保税仓储物流、分拨加工等业务。依托泰州综合保税区,推动买竞彩篮球彩票app(泰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跨越式发展,打造辐射华东地区的跨境电商保健食品进口示范区和引领区。积极探索申报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加快形成覆盖汽车进口、销售、报关、代理、物流运输等各环节的高附加值产业链。〔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泰州海关、泰州边检站、泰州海事局、靖江海关,靖江市政府、泰兴市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高港区政府)〕
2.完善集装箱航线网络。拓展内外贸航线航班,利用到上海港的外贸内支线解决远洋运输需求,与知名航运企业及长江中上游港口深化合作,力争布设近洋外贸直达航线;在现有内贸支线的基础上,重点推动开辟到华南、华北地区沿海港口的内贸集装箱直达航线。增加航线运力,整合货代、驳船资源,通过码头、货代、船公司的多方合作集中货源,开行泰州至上海每日班线,推动航班与货源紧密衔接。与省港口集团、上海港、太仓港、宁波—舟山港等开展战略性合作,吸引其在泰州挂靠班轮、布设航线。到2025年,全市新增集装箱航线3条,沿江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力争达40万标箱。〔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泰州海事局,市交产集团,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高港区政府)〕
3.大力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加快推动内河集装箱作业区经营主体与上海港、太仓港等大型港口开展战略性合作,引入外来资本参与内河集装箱运输市场开发,开辟专业集装箱航线,实现江海河多式联运。通过现有航线延伸、挂靠等方式,按照“五定”(定点、定线、定船、定时、定价)班轮的运行模式大力开行内河集装箱运输示范航线。到2025年,培育形成不少于6条“五定”班轮航线,全市内河集装箱吞吐量力争达5.6万标箱。〔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兴化市政府、姜堰区政府〕
4.打造多式联运体系。进一步完善沿江港口公路集疏运体系,加快推进常泰长江大桥北接线、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北接线、232省道靖江段工程建设及泰州至常州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提升沿江各港区和过江通道之间的互联互通水平和集疏运效率。加强市场需求调研,深入研究沿江港口疏港铁路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适时开展铁路专用线建设。完善内河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快建设内河重点作业区疏港公路,鼓励具备条件的内河重点作业区接入铁路专用线。〔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各市(区)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
(四)拓展现代航运服务功能
1.加快建设区域航运中心。大力发展航运经济,积极拓展现代航运服务功能,扩大船舶代理、货运代理、船舶供应等基础航运服务业规模,发展航运金融、保险、信息、法律、交易、咨询、海事仲裁、船舶检验等高端航运服务业,探索提供船舶评估、鉴证、经纪、勘验、支付等增值配套服务。支持靖江、高港打造服务长江经济带、面向国际的区域航运中心。鼓励航运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安全管理数字化,提升安全与生态环境管理水平。积极招引大型航运企业,着力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本土航运企业,加快推进航运企业兼并重组,培育发展一批总部企业。加强专业化船员队伍建设,提高船员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鼓励集装箱航运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发挥货运代理企业资源优势,提高箱源集聚能力,吸引高附加值适箱货种向集装箱水路运输转移。到2025年,初步建成以提供大宗货物集散和航运服务为主的区域航运中心。〔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泰州海事局,市交产集团,各市(区)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
2.加快推动绿色船舶发展。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全面推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船舶应用,加快淘汰更新高耗能、高排放运输船舶,提升运输船舶的整体环保质量和能效等级。稳妥推动2000吨级以上航行于长江干线等中长距离的运输船舶实施LNG能源改造。探索纯电池动力技术应用,鼓励建造、改造纯电动运输船舶,按需配套建设充换电站。〔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泰州海事局,各市(区)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
3.加快推动高效智能船舶发展。推动运输船舶设计建造一体化,提升专业化船舶设计建造和检验水平,加强智能环保、高新技术船舶研发应用。加快筹建省级船舶产业技术研究机构,支持造船企业大力发展LNG、万吨级化学品、绿色动力、超大型集装箱、海洋风电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推动船舶配套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本土化配套水平。推进船舶制造产业智能化发展,逐步淘汰低标准生产工艺,提高生产设施设备和人员管理水平。强化新造船舶检验监督,提升泰州籍新造船舶本质安全水平。〔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泰州海事局,各市(区)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
(五)提高水运服务保障能力
1.提升养护服务水平。加大重点航道、船闸养护投入力度,做好干线航道、重要支线航道疏浚维护和局部护岸修复新建,加强口岸、周山河船闸日常养护和运行监测。积极推行预防性养护及绿色低碳养护模式,加强无人机巡航、水下多波束扫测、生态护岸养护、船闸设施设备监测与预警等技术应用,提高航道养护现代化水平。完善航标、标志标牌建设,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加快建设通扬线水上服务区、兴东线水上服务区、长江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和长江高港段公共交通船停靠站点,提升服务水平。到2025年,实现船舶过闸等待时间较2020年缩短20%。〔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泰州海事局,市交产集团,各市(区)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
2.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研究制定港航领域双重预防标准和行业风险隐患管理监督检查规范,探索建立港航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安全评估机制,构建现代化水运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港口危险货物监管平台,完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机制,提升港口、航道、船闸设施安全保障能力。加大安全设施建设维护力度,定期开展港口危险货物堆场、储罐、装卸船(车)作业集中区域安全风险评估,加强重大危险源防控。推进港口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强化企业信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应急局,泰州海事局,市交产集团,各市(区)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
3.提升应急救助水平。健全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防范机制,完善港口码头环境应急基础设施,建设沿江港口应急设备库,防范环境风险。督促港口企业完善安全应急预案,配足应急物资,制定各类事故处置方案并定期演练。完善内河航道船闸应急处置机制,推进重点航道、船闸应急保障基地建设。完善应急救助指挥体系,加强各方应急预案的有效衔接。常态化开展水上应急救援实战演练,深化跨水域联动合作。加快培养水上应急救助专业人才,注重发挥社会救助力量,形成专兼结合的水上应急救助队伍。〔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泰州海事局,市交产集团,各市(区)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
(六)提升水运智慧化发展水平
1.加快智慧航道建设。加快电子航道图生产和应用平台建设,实现内河干线航道全覆盖和基于智能手机的船舶全航程可视化精确导助航。完善内河干线航道外场感知设施布局,建立航道感知网络,配合建设全省干线航道运行调度与监测系统,实现内河干线航道可视、可测、可控、可调度。推进口岸、周山河船闸智能化改造,建立“远程集控、统一调度、智能监测”的船闸运行管理模式,实现船闸“自主运行、少人值守”。结合南官河智慧航道建设,试点应用“一图、一网、一系统”智慧航闸关键技术。加快行业数据资源整合融合和共建共享,推动港、航、运数据融合和业务协同。加快智慧航标建设,推进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升级。〔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各市(区)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
2.推进智慧港口建设。深化5G、北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融合应用,推动港口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港口运营管理数字化升级,推广港航一体化信息系统。支持靖江建设长江北岸专用水道港航一体化综合调度指挥中心。推动智慧港口示范工程建设,到2025年,建成江苏省煤炭物流靖江基地二期工程、泰州深国际智慧物流港区、泰兴港智慧港口等一批示范项目,形成可推广的智慧港口建设和运营经验。〔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大数据局,泰州海事局,市交产集团,各市(区)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
(七)推动水运绿色低碳转型
1.打造生态绿色文化航道。推广应用生态型护岸及绿色施工工艺、技术和装备,加强施工环节水生态保护。健全疏浚土综合利用机制,提高疏浚土综合利用比例。加快推进美丽船闸建设,力争2024年建成全省首家美丽船闸示范项目。积极推动近零碳水上服务区建设,探索水运行业近零碳排放发展模式。〔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市(区)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
2.加快绿色港口建设。持续深入推动港口减污降碳,加快大气和水污染防治、船舶污染物接收等环保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推动全市沿江新建的规模以上干散货码头建设封闭式料仓和封闭式皮带廊道,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组织开展绿色港口争创工作。推进沿江码头岸电设施、船舶受电设施建设和改造,保障岸电设施供电能力与靠泊船舶用电需求相适应,基本实现船舶靠港常态化使用岸电。到2025年,船舶污染物接收率达100%;原油成品油装船码头油气回收设施配备率达100%,粉尘在线监测覆盖率达100%;全市沿江港口生产使用新能源、清洁能源占比75%以上。〔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泰州海事局,各市(区)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
3.强化“船港城”协同治理。推动船舶水污染物收集、处置与城镇垃圾污水收集转运处置系统有效衔接,逐步提升船舶生活污水接入市政管网比例,全面实行船舶含油污水、化学品洗舱水、残油(油泥)等上岸处置。建立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实现船舶污染物“应收尽收、应转尽转、应处尽处”。贯彻落实《江苏省长江船舶污染防治条例》,健全船舶水污染物部门联合监管工作机制,压实船舶水污染物接转处各环节监管责任,确保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全过程闭环监管。〔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管局,泰州海事局,各市(区)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
三、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政策要素支持,压紧压实各方责任,确保实施方案落地落实、见行见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泰州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担任副组长,加强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统筹推进重大事项,督促落实重大任务。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工作计划,强化跟踪落实。市各相关部门强化协作联动,增强工作合力。各地建立相应的工作协调机制,积极配合、主动支持,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实。
(二)加强要素保障。积极争取国家及省级对泰州水运发展的资金、政策等支持。在充分用好国家及省级投资的基础上,财政部门统筹相关资金,加强水运建设资金保障。各地要积极安排财政性资金用于水运发展,并根据建设需要逐步扩大资金规模。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市各相关部门要在规划建设、工程用地、投资融资、前期手续报批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三)加强督查推进。各相关责任单位要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各项措施。市交通运输局会同市各相关部门对方案实施情况开展评估,定期进行专项督查,建立季度通报、年度考评制度,健全监管、督查和问责机制,层层压实责任,推动方案实施。
附件:1.港航建设重点项目表
2.港航建设储备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