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分析
消费市场稳中有增 消费潜力有效释放
  • 信息来源:市统计局
  • 发布日期:2025-06-24 16:05
  •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泰州市委市政府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举办了系列促消费主题活动,消费需求稳步释放,全市消费品市场呈现出稳定向好的态势。然而,消费增速逐步放缓的趋势亦需关注。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一)消费品市场保持增长,增速小幅回落

1-4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8.5亿元,同比增长6.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4位。其中,4月份当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8亿元,同比增长5.4%,较3月份回落1.6个百分点。全市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20.76亿元,同比增长11.8%,较1-3月回落0.4个百分点。

1. 分行业情况

从分行业情况来看,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实现商品零售额292.03亿元,同比增长11.3%,较1-3月回落0.4个百分点;实现餐饮收入28.73亿元,同比增长16.2%,较1-3月回落1.4个百分点。

1 ?2025年1-4月泰州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行业情况

?????

20251-4

零售额
(亿元)

同比增速
%

增速较1-3月增减
(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20.76

11.8

-0.4

商品零售

292.03

11.3

-0.4

餐饮收入

28.73

16.2

-1.4

2. 分板块情况

1-4月,全市6个板块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额均实现正增长,其中海陵区增速最高,同比增长17.1%;与1-3月相比,除兴化市、靖江市外,各板块增速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姜堰区增速回落1.6个百分点(见表2)。

2 ?2025年1-4月泰州市各板块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情况

区域

社零额
(亿元)

同比

增速
%

占全市

比重
%

对全市

贡献率
%

增速较

1-3月增减
(百分点)

泰州市

320.76

11.8

100

100

-0.4

海陵区

55.87

17.1

17.4

24.2

-0.3

医药高新区(高港区)

75.80

9.5

23.6

19.4

-0.5

姜堰区

35.97

5.9

11.2

6

-1.6

兴化市

48.09

11.6

15

14.8

0.1

靖江市

55.69

12.9

17.4

18.9

0.6

泰兴市

49.34

12.9

15.4

16.7

-1.1

(二)分类商品增长超八成

从商品类别看,1-4月,限额以上23类商品中,19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增长面位达82.6%

1. 基本生活类商品支撑稳固。1-4月,全市限额以上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6.1%,较1-3月提升0.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7个百分点。其中,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日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9.5%11.5%16.5%13.4%

2. 文化娱乐健康类商品增势良好。1-4月,全市限额以上文化娱乐健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3.8%,较1-3月提升0.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3个百分点。

3. 居住类商品增长稳定。1-4月,全市限额以上居住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5.2%,较1-3月回落3.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9个百分点。

(三)以旧换新政策效应明显

受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影响,家用电器、通信器材、建筑装潢材料增长明显。1-4月,全市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同比增长63.6%,通讯器材零售额同比增长63.5%,建筑及装潢材料零售额同比增长15.3%,三者合计拉动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4个百分点。

(四)线上商品消费积极向好

1-4月,全市限额以上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38.53亿元,同比增长22.9%,拉动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占全市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2%,比重较1-3月提高0.3个百分点。

二、需关注问题

(一)汽车消费需求走弱。由于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周边城市推出的购车补贴措施吸引了部分消费者选择跨区域购车,对本地汽车市场消费产生了分流效应。1-4月,全市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分别较1-3月、去年同期回落1.3个、4.2个百分点。其中,4月当月全市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3%,下拉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当月增速0.7个百分点。

(二)石油及制品类商品继续走低。1-4月,全市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2.9%,较去年同期回落7.1个百分点,下拉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0.4个百分点。

(三)餐饮业线上消费回落明显。1-4月,全市限额以上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饮收入2.31亿元,同比下降12.5%。其中,姜堰区、泰兴市、海陵区分别同比下降35.7%35%16.9%

三、建议

(一)“政策+体验”双轮驱动,破解汽车消费外流。

1. 深化汽车消费补贴制度改革。建立差异化阶梯补贴机制,聚焦高价值车型精准发力,提高补贴比例,刺激存量置换需求。创新动态补贴兑现模式。推行购车季度返现计划,将一次性补贴改为季度发放+消费达标返现模式,例如购车后3个月在本市加油或保养可获消费返现,增强消费者留驻意愿。

2. 构建全链条消费服务生态。打造泰车无忧服务品牌。联合4S店、车企提供免费试驾、售后保养套餐、车险优惠等增值服务,形成购车服务比较优势。创建汽车文旅融合示范区。推出周末购车自驾游活动,联动景区、餐饮等消费场景,以购车赠票、自驾游消费满减等政策,吸引消费者,形成购车消费场景体验二次消费闭环。

(二)“场景扩容+优惠策略”双线突破,提振能源消费活力

1.推进加油站综合服务体建设。推广加油站+”模式,对改造站点予以补贴。鼓励增设便利店、咖啡厅、充电桩等非油品服务设施,形成消费引流。

2.优化油品优惠策略。根据油价的波动情况,灵活调整油品折扣力度,以吸引并绑定高频消费者。建立积分兑换体系,消费积分可兑换洗车、维修等服务,增强用户粘性。

(三)“数字平台+内容赋能”双核实施,激活餐饮消费新业态

1. 推进数字化平台建设。强化本地化数字赋能,整合本地餐饮商户资源,搭建区域餐饮聚合平台,对入驻商家免平台服务费,并提供佣金补贴。提供数字化转型支持,政府补贴费用,协助中小餐饮企业开通外卖小程序、直播带货等线上渠道。

2. 打造美食IP传播矩阵。实施一区一IP”孵化工程,重点包装溱潼鱼饼虾球、黄桥烧饼等地理标志产品,开发非遗大师手作”“节气养生套餐等文化IP,对网络销售额超千万的爆品给予营销补贴。建立政媒企协同传播机制。组织市委宣传部、广电集团举办寻味泰州全媒体直播,设置区(市)长带货专场。建立网红经济培育机制,组织市委网信办、文旅局联合开展百名网红探泰州行动,对播放量超百万的餐饮短视频给予流量奖励,培育本土美食网络达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