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竞彩篮球彩票app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设置 > 职能部门 > 科研和校企合作中心 > 学术交流

教育改革不应轻易放弃理想

发布时间:2012-12-21 作者: 字体:【大】【中】【小】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1

在博弈中,南科大也渐渐变为温水中的青蛙。如果内部人员失去改革理想,这将是南科大面临的最大危机

  南科大近日公布了经批准的招生方案,今年共招180人,纳入提前批录取。据媒体报道,对于这一方案,该校工作人员认为有着重大的改革意义。

  这令我感到惊讶。南科大的这一招生方案——按照高考成绩60%、学校面试成绩30%、中学成绩10%在提前批综合录取学生,放在一所传统高校,确实具有一定的改革意义,浙江从2011年开始推行的“三位一体”录取改革,就是按照这种方式,而放在一所以“改革”立身的新创大学,却只能说是倒退。如果对此感到满意,并认为其有着重大意义,这表明他们对何为真正的改革,并不清楚。或者说,在博弈中,南科大也渐渐变为温水中的青蛙。如果内部人员失去改革理想,这将是南科大面临的最大危机。

  有媒体记者来采访我,对于我给南科大招生方案“没有新意”的评价,记者感到有点失望,认为这一方案多少还是有意义的。一直关注南科大改革,当然十分希望其出现有突破意义的改革,然而,我却无法对没有多大新意的改革硬要说其有新意。

  一些媒体也随之改变了态度,甚至称,大学改革的关键,不是自主招生,而是大学自身的改革,比如教学资源能否优化,教学理念能否提升,管理体制是否去行政化。这种说法本身逻辑就不自洽,自主招生就是管理体制去行政化(既有外部政府部门放权,又有内部建立教育管理和学术管理体系)的内容之一。这和之前大家对南科大“自主招生,自授学位”改革的期待,大相径庭,这是十分明显的对退让的“改革”进行辩解。按照这种说法,不用给大学自主权,大学不自主招生,只要内部改革,当前的教育教学问题也解决了。

  可众所周知的是,大学没有办学自主权,是办学没有活力的根本原因,而招生自主权是大学最核心的自主权之一。对于一所连办学自主权都不具备的大学,怎样自主进行内部改革?另外,大学自主招生,不是学校单向的自主,而是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尤其是学生对大学的选择,我国很多大学之所以不重视教育教学(最近一项调查显示,211院校的教师和学生互动最差),就是因为学生无权选择大学(一考定终生),学校于是不重视学生的基本权益。而在发达国家,没有一所大学不把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这不是由于他们觉悟高,而是基本制度使然:由于招生实行申请入学、教育管理实行自由转学,所以大学时刻被学生选择,进而不敢对学生懈怠。

  事实上,对于自主招生的重要性,我国在制订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时已经有充分的认识,因此,在改革中,明确提到了要改革高等教育管理制度,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以及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推行“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按理,学校在争取自主办学空间,社会舆论在关注大学改革时,应当严格依据这一《纲要》精神,可是,在有关部门不愿意按改革精神推进改革时,学校和社会舆论,反而主动放弃改革原则,为退让的改革百般辩解,这就令人担忧了。

  这种做法,在我国教育改革中,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甚至可以说,具有某种规律性。最初,大家对改革寄予厚望,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大家期待的改革没有出现,对此,学校和舆论都不再坚持,转而热情迎接变调的“改革”,赋予其积极意义,其结果是,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革出现,改革变为折腾。就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最初大家的关注点,在监督各级政府增加投入、转变资源配置模式,缩小校际间的差异,后来有关部门在这方面作为不大,就是对于《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取消重点校、重点班也不落实,而是采取推出择校禁令的方式治理择校,不少人也转变“态度”,把择校乱象的矛头指向社会培训机构和家长。

  改革本质是权力和权利的重新界定,这当然需要博弈。如果博弈的一方极为弱势,这就谈不上博弈,而是变为单方面主导。在国外,大学校长、师生,是以高度敏感维护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学术自治的空间的,当政府部门越权干涉学校办学自主权时,校长和师生会严词抗议,让相关部门收回其不妥的做法。(熊丙奇)